副将作为部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作用不仅在于补充主将的短板,还能通过技能联动显著提升整体战力。副将的实力提升主要依赖于等级、技能、天赋以及合理搭配四个核心维度。等级决定了副将的基础属性和技能解锁进度,而技能等级则直接影响其辅助效果的强度。天赋虽不生效,但技能的组合与主将的互补性决定了实战中的战术价值。需副将的星级和装备同样会影响其综合表现,但优先级低于前四项核心要素。

提升副将等级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战斗获取经验值或使用经验书。参与击败野蛮人、守护者等中立单位可直接为副将积累经验,敌方等级越高获得的经验值越多。经验书则提供了定向培养的可能,建议集中资源优先培养核心副将至30级以解锁全部技能。副将等级需主将达到20级才可解锁,因此主将的快速成型是副将培养的前提条件。
副将技能需与主将形成互补,例如主将为输出型时,副将可选择治疗或控制类技能。技能等级提升依赖通用雕像的投入,建议优先将核心技能升至满级。对于紫色或橙色品质副将,需注意卡技能技巧——在十级时暂缓升星以确保优先提升关键技能。技能组合的合理性比单纯追求高等级更为重要,需根据部队定位选择破防、增益或减益类技能。

兵种兼容性与战术定位决定了副将的最终价值。优先选择与主将相同兵种的副将以激活兵种加成,同时考虑其特殊功能如行军加速、侦查强化等战场辅助能力。在混合兵种策略中,需选择具备多兵种加成的将领。实战中应根据敌方配置动态调整副将,例如面对步兵主力时可选用弓兵特化副将。副将的终极实力体现在与主将的协同效率上,而非单一属性数值。

资源分配策略直接影响副将培养效率。经验书、技能雕像等稀缺资源应集中投入核心副将,避免平均分配。前期可重点培养2-3名泛用性强的副将,如具备群体治疗或控场能力的将领。中后期则需针对不同战术需求专项培养,包括集结、野战、驻防等特定场景的副将配置。定期参与联盟活动获取培养资源,同时通过军事科技研究间接提升副将带兵容量。